營運風險管理

營運風險管理

Risk Management
 

為落實風險管理政策,以達成公司永續經營目標,於2013年訂定「風險管理政策及程序」經審計委員會督導風險管理,並由董事會通過,以董事會為最高指導單位,建立風險管理組織架構,維持風險管理政策及程序之有效運作,以創造優質的營運環境,降低各項風險成本之發生,提升公司永續經營的價值。

組織架構

本公司風險管理組織架構採三級分工:第一級:各事業單位及以下部門;第二級:稽核室;第三級:董事會。並每年定期將風險管理相關事項提報至審計委員會和董事會報告,最近一次提報日期為2024年11月8日。

風險管理範疇

在日常運營中所面臨的風險,如員工失誤、設備故障、供應商問題、自然災害、社會政治變化等。

風險管理範疇風險定義2024年度運作情形
策略風險 係指公司在制定和實施策略過程中面臨的潛在風險,如經營方向、目標等。
  • 國內外投資規劃事先進行各面向專業評估,並熟稔相關法令。
  • 審慎評估專案所需時間及資金,做好足夠的準備。
  • 定期對公司策略實施風險評估,掌握風險狀況做合理的管控,確保目標達成。
營運風險 在日常運營中所面臨的風險,如員工失誤、設備故障、供應商問題、自然災害、社會政治變化等。
  • 每年投保營業中斷險及財產險(建物、存貨及機器設備)。
  • 每年定期對資產及存貨進行實地盤點。
  • 提高庫存、人力、報廢良率等資訊回報頻率及追蹤改善作業。
  • 持續開發新客戶、新產品與技術研發,提升市場競爭力。
  • 配合外在環境變化,適時資源整併及組織調整。
財務風險 主要來自公司的資產和負債的經營管理活動以及市場和經濟環境的變化。包含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及利匯率風險。
  • 定期評估客戶財務狀況、檢視客戶帳款支付情形,採行適當的因應措施,以維持應收帳款品質。
  • 受央行貨幣緊縮政策影響,銀行持續管控額度並調升利率。公司除積極爭取利率優惠,亦事先做好資金規劃,適時降低融資需求,有效管理利息支出。
  • 管控外幣淨曝險部位,每月分析檢討匯率變化及影響,適時予以調整。
  • 每月編制預估營業毛利,掌握訂單及成本狀況。
  • 每月編制未來六個月資金計畫表,嚴格管控資金。
  • 隨時追蹤稅務相關資訊,運用節稅、退稅專案節省稅務支出。
資訊風險 公司在使用資訊技術和資源時面臨的各種風險。如技術問題、非法入侵、故意或不故意的人為疏忽等。
  • 防火牆:公司內部進出對外網路均透過企業級Paloalto防火牆過濾保護,每年維護授權urlfilter讓防護功能可隨時保持最新狀態,以免受惡意網站威脅,實現更好的網路防護成效。
  • VPN連線:目前透過Paloalto防火牆VPN Client 連線AD帳號驗證,為降低風險,導入MOTP 雙因子驗證作業,加強資訊安全。
  • 郵件防護:將隱藏惡意行為及特徵郵件進行隔離,有效降低使用者接觸到惡意郵件的風險(office 365 Defender)。
  • 作業系統漏洞防護:透過趨勢防毒軟體虛擬補丁強化微軟作業安全性漏洞,以避免病毒擴散攻擊癱瘓電腦。
  • 端點防毒軟體:透過趨勢防毒,保護每個電腦用戶端不被病毒感染、破壞作業系統及檔案。
  • 資料備份保護:透過備份機制,將重要資料備份到磁帶(DDT)及Cloud雲端異地備份。
  • 網路威脅偵測:導入趨勢DDI(Deep Discovery Inspector)設備達到事前偵測/事中掌控/事後監控,並啟用TRC自動資安事件通報流程作業(趨勢協防)。。
法遵風險 公司因未能遵守相關法令規定等而可能面臨的風險。如法律遵從度、合規風險、監管風險等。
  • 每月定期對環安、職安法規變動情形進行追蹤,更新法規查核登錄表,除通知相關單位執行外,並進行符合性的查核,做成紀錄。
  • 不定期接受各單位法律諮詢,針對法律訂有裁罰規定的問題(尤其是醫療器材管理法),提出處理意見,以控制法律風險。
  • 訂定合約及法律文件用印預審程序,就法規有特別規定的事項,均明文納入文件 內容中,並要求遵守。
  • 集團財務處專人負責上櫃公司應遵循法令及相關事項執行情形,並適時修訂公司內部辦法以茲遵循。

資安風險管理

(一)資安風險管理架構

資訊安全處為非隸屬使用者單位之獨立部門,每月至少召開一次會議並編制3位同仁負責統籌並執行資訊安全政策、宣導資安訊息、提升員工資安意識、員工資安課程訓練、蒐集及改進組織資安管理系統績效及有效性之技術、產品或程序等。由稽核室每年就內部控制制度之電子計算機循環,進行資訊安全查核,評估公司資訊作業內部控制之有效性。為強化上櫃公司資安防護及管理,於2023年11月8日董事會通過由姜同會先生兼任資訊安全長。

(二)資安政策

公司訂定集團資通安全維護計畫以及資訊安全管理辦法施行細則,以落實資安管理,藉由全體同仁共同努力維護公司重要系統與資訊安全,避免重大資安事件造成營業損害。

(三)具體管理方法

網路資安管控
  • 架設防火牆
  • 定期對電腦及資料庫進行病毒掃瞄
  • 依據資訊安全政策執行各項網路服務
  • 導入趨勢進階防護功能(DDI)達到事前預警機制
  • 定期覆核各網路服務並追蹤異常情形
資料存取管控
  • 電腦設備有專人保管,並設定帳號密碼
  • 依職能賦予不同存取權限
  • 調離人員取消原有權限
  • 設備報廢前將機密、敏感性資料及版權軟體移除或覆寫
  • 遠端登入管理資訊系統應經適當之核准
應變復原機制
  • 定期檢視緊急應變計劃、每年演練系統復原
  • 建立並落實異地備份機制
  • 定期檢討網路安全控制措施
宣導及檢核
  • 隨時宣導資訊安全資訊,提升員工資安意識
  • 每年定期執行資通安全檢查

(四)執行狀況

本公司目前無重大資安事件導致營業損害之情事,並將持續落實資訊安全管理政策目標,並定期實施復原計劃演練,保護公司重要系統與資料安全。

智慧財產管理

為落實公司治理法規遵循、避免潛在商業風險、規範專利管理、促進技術創新和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陸續訂有「專利管理辦法」、「商標管理辦法」、「智慧財產管理政策」及「營業秘密管理辦法」以資規範及遵循,做為各年度配合營運目標而展開各項智慧財產管理措施的執行依據。

本公司每年定期將智慧財產相關事項提報至董事會報告,最近一次提報日期為2024年11月8日。

智慧財產範疇定義與內涵2024年運作情形
專利保護 為貫徹執行全球專利法規、宣傳普及專利知識、激勵同仁發明創作,於2007年訂定「專利管理辦法」以資規範及遵循,凡於內部或與外部合作進行開發時擬提出以專利進行保護之創新技術均適用之。
  • 持續執行「專利管理辦法」,舉凡專利之提案、申請、後續程序及維護等,皆於辦法中有明確規範。同時配合公司之營運及內外情勢變化,適時檢討修訂。
  • 持續規劃專利發展戰略及專利佈局,並按經營發展狀況實施執行。
  • 鼓勵同仁積極發明創作有關公司發展之核心技術。
  • 專人協助各部門專利申請、管理專利資産及預算。
  • 蒐集與公司有關之專利文獻及資訊,適時提供予研發、製造或業務等相關單位參考。
  • 不定期對同仁講示及傳達專利相關知識。
  • 截至2024年底,本公司及子公司於全球之有效專利獲准總數已累積至177件,全球專利申請總數已累積逾32件。
商標管理 針對商標的申請註冊、正確使用、有效管理等目的,於2017年訂有「商標管理辦法」。按使用目的設計商標圖案、決定申請國別及商品、服務類別;取得商標專用權後使用時應先完成內部申請以確保圖檔及類別的正確標示及使用;商標權年限屆滿前半年管理部門進行評估是否繼續維持效力狀態。
  • 2024年11月底本公司及子公司有效商標共28件。
營業秘密 為保護公司營業秘密及一般商業機密,並提升競爭優勢,於2019年訂定「機密資訊管理辦法」作為管理依據。凡經核定具有機密性、經濟性並經採取有效保密措施之有形、無形資訊、物品或場所,即屬機密資訊。公司經理人、內部員工與外部合作對象均應就機密資訊負保護義務與保密責任。

營業秘密與一般機密的保護政策與保密措施,目前由法務部門規劃與執行,資訊部門協助建立電腦資訊的保密機制並監控違規行為。各事業單位並指定有機密管理人,共同執行與定期呈報,以及使用、授權、解密等相關管理作為。
  • 公司執行機密資訊保護專案,將營業秘密和一般機密資訊編列入各事業機密總表,並定期檢討新增與解密失效的機密資訊。
  • 經選定並列入機密範圍的資訊,應根據其物質屬性,例如人員、紙本、電子檔、圖面、物品、機台、實驗室或特定場所,依照法務部門編寫的《公司機密管理手冊》執行特定機密的保護工作。具體措施包括:保密文件需套用特定電子檔格式,紙本文件需蓋機密章,文件傳遞呈閱應使用彌封貼紙,電子檔需鎖碼等動作以確保了機密資訊的安全與保密 。
  • 與營業秘密的開發、使用有關的重要員工,除入職時需簽署保密及競業限制協議書外,並進行必要的離職管理,包括關鍵人員離職前的保密提示會議,以及競業限制的評估。
  • 針對新進人員,每年會分批進行教育訓練;對於已導入保密機制的事業單位,則每年會執行一次工作檢查,呈報結果給最高主管,以確保落實執行。
  • 2023年第二季已完成機密資訊保護管理平台設置,並於第三季上線使用,現持續運作中。
top